【知識經濟雜志】關注 | “藥交會”傳遞了哪些信號?
發布于:2019-06-17 來源:知識經濟雜志 作者:田野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5f4RAyT0I6TdNUFqjPYSww

5月13日,以“變革重構未來”為主題的第81屆全國藥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藥交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召開。
作為中國醫藥制劑與大健康領域極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專業盛會,本次藥交會共吸引了2000多家國內外醫藥和大健康領域企業參展,其中不僅有國藥集團、上藥集團、廣藥集團等國內醫藥行業領軍企業,還有東阿阿膠、金訶藏藥等直銷行業代表企業,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十余個省市代表展團。
本次藥交會在為期三天的時間里,通過30多個高端論壇、百余場專家報告、上場社交活動來聚集產業優勢資源、打造行業前沿平臺,積極助力醫藥企業發展壯大,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接下來,《知識經濟》將會帶你走進此次藥交會的三大熱點。
熱點一:聚焦“4+7”
2018年11月15日,國家出臺《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文件》,將在4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以及7個副省級城市(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中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并明確了31個集中采購品種以及采購量。
該試點政策的三大核心內容——一致性評價、帶量采購、醫保支付,將深刻改寫醫藥行業生態。而本次藥交會也針對“4+7”政策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展開多場論壇,為行業建言獻策。

在“2019藥品招標與醫保準入政策解讀高峰論壇”上,多名醫藥行業從業者都談到“4+7”政策雖然打亂了很多藥企的戰略部署,但也創造出新的機遇。而一些醫藥實戰講師在詳細講解了“4+7”政策未來的發展后,給今后面臨更加激烈的行業競爭的藥企提出了相應的調整對策與解決方案。
而針對“4+7”政策導致醫藥代理商在醫療體系定位的轉變,“新形勢下醫藥代理商如何在夾縫中破局轉型行業主題論壇”從政策應對、工業合作、醫院關系、財稅合規、專業化學術轉型、處方外流、雙跨產品操盤等多個方面進行深入剖析與解讀,為醫藥代理商轉型提供可行方案。
在“處方外流DTP黃金單品工商對接會”上,部分專家就“4+7”政策導致處方外流加劇的局面發表了諸多看法,他們大多表示可以通過篩選品種方式和吸引工業和代理商參與兩種手段,以實現資源精準對接的方式減少政策沖擊。
由于“4+7”政策導致醫藥企業對成本和利潤重新評估,并進一步引發跨越院內院外、跨越醫保覆蓋的競爭局面,優秀的合同銷售組織(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簡稱CSO)就有登場的必要了。
“第五屆中國醫藥CSO專業化發展論壇”邀請了行業專家和優秀CSO從業代表共同探討CSO專業化發展方向,并在論壇中特別設置了工商對接環節,搭建工業企業攜優秀產品向CSO推介的舞臺,促進工商合作對接。
熱點二:中藥大趨勢
作為醫藥行業的前瞻性平臺,藥交會一直致力于中藥市場的交流與探索。5月13日,第三屆中國中藥市場創新與合作論壇將通過“重構、重組、重塑”來展現中藥產業的“四化”新趨勢。
趨勢一:規范化
今年,在國家給予中藥產業利好政策的影響下,全國范圍內興起了一股“中藥規范化”整治浪潮,各級藥監部門加大力度打擊淘汰不合格中藥產品,進一步完善中藥的生產規范。
隨著行業的規范化,中藥行業必將向高質量方向發展。相較于已經顯現品牌優勢的中成藥產業,顯然高質量中藥飲片的市場示范作用尚未成型,整體品牌塑造、龍頭企業的培育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正如本次參展的部分中藥企業表示,踏踏實實地做好質量建設,踏踏實實地做好產品,質量上帶好頭。如果醫療機構多找好的品牌和大型知名飲片企業采購高質量中藥,抵御“劣幣驅逐良幣”,那流通市場的飲片質量就會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趨勢二:現代化
一方面,現代化的流程無疑對于中藥標準與質量穩定性有很大幫助,從中藥的種植、采收、晾曬、運輸、加工、銷售等各環節都執行現代化的標準,也有助于解決過去中藥飲片門檻低且沒有行業標準、質量參差不齊的痛點,可以大幅提高中藥飲片的有效性、安全性、穩定性、可控性。
另一方面,傳統炮制工藝與現代醫藥科技的結合或許是未來中藥的發展趨勢,這有助于現代中藥飲片突破傳統中藥飲片的諸多局限。例如層出不窮的各種小包裝精制飲片、直服飲片等包裝劑型,不僅順應消費者年輕化趨勢,也提高了不同劑型在市場的接受程度。
而如今在歐美、尤其是日本等國家運用十分廣泛的中藥配方顆粒,也將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之路。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將符合炮制規范的傳統中藥飲片按一定的生產工藝制成的提取物,與適當的輔料或藥材細粉制成顆粒劑產品,這相比傳統中藥飲片具有成分可控、便攜、易于儲存等優點。
趨勢三:臨床化
近年來,因為中成藥、輔助用藥在醫院備案采購、新藥申報環節屢屢被拒,二者的發展處境似乎越來越艱難。的確,在醫藥產業發展模式大變革時期,傳統的醫藥模式正面臨重大的挑戰,尤其是中小型中藥企業。
但中成藥在整個中藥產業中始終處于核心地位,只要中藥企業把握“臨床價值大、科學價值強、市場價值高”的基本特征,未來的機遇與選擇將大幅增加。許多中藥大品種企業也在加強科學合理評價,在安全性評價、工藝優化與參數精準化、質量控制體系、作用機理與臨床評價等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最終在疾病目錄與市場推廣上進行價值體現。
在中藥現代化的今天,企業除需加大自主投入,培育自己的中藥品種之外,還可結合國家的配套支持,朝國家支持的方向進行合理研究,在逆境中獲得新生。
趨勢四:國際化
在全球化進程日益加深的今天,傳統醫學已成為國際醫藥衛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醫藥作為我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成為對外交往的重要名片。
根據世衛組織(WHO)統計,中醫已先后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奧地利、新加坡、越南等29個國家和地區以政府立法形式得到承認。目前,全球已經有18個國家和地區將中醫藥納入醫療保險,中藥先后在俄羅斯、新加坡、古巴、越南等國注冊。此外,一批中藥材品種已納入《美國藥典》和《歐盟藥典》,中藥國際化進程步伐加快已經是共識。
不少藥企紛紛主動尋求國際高端的認證,給整個行業帶來積極的作用。2010年以來,已有8個藥品獲得海外市場上市資格,也有10余個品種在美國FDA遞交了IND(臨床試驗)申請,部分品種已經進入III期臨床研究。
作為中藥行業著名的老字號,也在本屆藥交會上有所展示的同仁堂在國際化道路上已小有成就。從1993年開辦香港同仁堂藥店到今天,同仁堂已經在26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將近140家海外藥店。
從實際經驗來看,成分清楚、療效明顯、作用機制清晰、有大量國際科研論文支撐的中成藥,在走出去上更有優勢。此外,攻克疑難雜癥的中成藥,如心腦血管藥、抗腫瘤藥也受到國際市場的關注。
熱點三:擁抱“互聯網+”
隨著“互聯網+”的技術不斷發展、模式不斷創新,醫藥行業整體在互聯網持續影響和滲透下,迎來了轉型設計的大好契機,“互聯網+”將在未來進一步助力醫藥行業向專業深度、合作開放的新模式轉變。

本次藥交會設立的“互聯網+醫藥”展區,吸引了眾多全國醫藥醫療互聯網企業的參與,涉及到B2B平臺、B2C平臺、智慧醫療、智能藥柜等多個互聯網醫藥信息技術服務領域,體現了醫藥行業互聯網前端的發展和動態。
作為國內覆蓋率第一的移動醫療應用——平安好醫生App的開發者,平安健康在此次藥交會上帶來了“一分鐘診所”和“藥店聯盟服務”兩大醫療服務系統。“一分鐘診所”基于平安健康的移動醫療和AI科技,融合多種智能體檢設備,讓病人只需要坐到這一平方米左右的診室中,就能向用戶提供包括問診咨詢,康復指導,用藥建議,付費購藥等自助式醫療健康服務。“藥店聯盟”整合了平安健康雄厚的醫療資源,能面向連鎖藥店提供掃碼問診、O2O閃電送藥、供應鏈、金融服務、健康積分導流、品牌賦能等服務。
首批獲得互聯網醫院資質的妙手醫生,在此次藥交會上展示了其覆蓋全國的200家妙手實體院邊藥店以及真正實現“遠程在線復診、電子處方、購藥”的全流程服務妙手互聯網醫院。
由廣東醫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醫柜租售一體機”則是專門放置在醫院科室門口,為患者提供生活用品及小型醫療器械產品,柜子內產品可租可售,自主選購、自助購買。
“藥銷通”是由山東資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一套醫藥營銷管理系統,該系統旨在解決兩票制、稅改環境下的藥企及代理商的安全合規問題,可以給用戶提供“合規咨詢、云系統工具、行業數據”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小亮點:直播引領展會新玩法
作為每年醫藥行業的盛大聚會,藥交會在移動互聯時代無疑就是一個巨大的流量風口。為了更好地引導參觀者瀏覽展會,以及更好地宣傳藥交會的精彩內容,本次藥交會將會以會場巡展的形式展開直播,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可以透過屏幕觀看此次藥交會的諸多亮點。

為了有更好的直播效果,本次藥交會設定了三大主題線路:品牌和感受醫藥行業發展脈搏、創新產品探索發現之旅以及時尚中醫藥養生主義報道。而直播主持人只需跟隨攝像機,在設定的三大主題線路上,將本次特色展位、亮點產品、企業風采串聯起來,通過視頻傳到展會現場之外成千上萬個手機屏幕上,以更加直觀、鮮活的形式記錄這次盛會,給藥交會增添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來源:《知識經濟》2019年6月刊
原文標題:藥交會 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